际舞台有些薄弱。
这样的薄弱不在于自身实力,在于窗口。
就好像夏国的商品一般,敢开个口子给点销售渠道,分分钟干碎一票友商。
“boss,真能说服那些老顽固吗?”
“能,相比灯塔来说,和夏国合作,说服起来更简单,因为我们不必担心丢失西洋古典音乐的解释权与主导权,反而能释放出多元化与革新的信号。”
说到这里。
哈迪突然眉头一竖,对着下属就吼了起来。
“所以你还在这磨蹭什么?!还不赶紧去邀请?!”
“好的boss,走外交渠道吗?”
“走,不过不要太严肃,通过外交渠道交流,走高校教育渠道,半民间半官方是最合适的。”
“马上去办。”
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牵扯的太广了,金色大厅也没什么太大的发言权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随着哈迪的运作。
各个大佬开始出现了人脉联结的趋势。
一经运作,多方震动。
甚至许多国际机构任职的国人大佬在得知这件事后,也自发的动用自己的人脉,开始口口相传为今年的新年音乐会进行铺路,想要努力促成这次音乐盛会。
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天半,关键电话便直接打到了徐清教授的手机上。
徐清教授根本不敢怠慢。
放下手中的活儿,直接给李灿打电话,带着文件。
伙同一群大佬直接跑到霓虹,找上了正在赚小日子米的李灿。
“哎哟我的老同志啊,您有事就打电话啊,我还能不去吗?”
李灿人麻了。
自己在国外,突然就接到了很严肃的电话。
没隔一天,便来了一群大佬,为首的还是自己亲爱的师傅。
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。
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要动手了,害的李灿白白高兴了一场。
“你这话说的好像我腿脚不利索一样?”
徐清教授白了李灿一眼,哼了一声。
“什么身份说什么事儿,怎么?在你心里,我就是那种会在严肃的事情上跟你摆师傅架子的人?”
李灿嘴角微抽。
满头大汗。
“嗨,老徐,别这么激动,小李同志这不也关心你吗。”
跟随前来的是维也纳联合国夏国文化联谊会的秘书高志。
今年六十多的高志,为了这件事还亲自回国跑了一趟,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没办法,大家都太想进步了,冷不丁出现个机遇,那必须要抓的死死的。
亲自跑一趟怎么了?
若是因为托大摆架子,导致葬送这次机遇,那才是罪该万死的。
“现在的我不是以你师傅的角度来找你的,而是作为国音主任来求你谈业务的。”
徐清教授这句话让李灿冷汗狂冒。
真差不多就得了,居然直接用“求”字。
简直是逼着自己倒反天罡。
还好,徐清教授见好就收,当即便详细说明的来由。
待得知事件的细节后,李灿的表情怪异起来。
“卧槽了,我成了契机是吧?”
“是的,你是契机。”
高志认真的点了点头。
夏国需要窗口,金色大厅需要考虑未来。
并且,在当下的局势里,这也是金色大厅的生存与发展之道。
“要不要这么干脆,上来就给我三首作品的选择权限?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没有这个先例吧?”
李灿眉头微皱。
好事肯定是好事,但下意识总还是会想着稳妥一手,先看看里面有没有坑,确定以后再开心也来得及。
“是没这个先例,如果你能做到,你不仅是第一个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执棒的夏国指挥家,也将会成为第一个让夏国乐曲响彻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功臣。”
高志的话拿捏的很精准。
笑死。
就这话术。
根本没有人能抵抗的了。
族谱单开的诱惑就摆在了明面上。
“虽然夏国有指挥家在金色大厅指挥,夏国乐曲也在金色大厅飘扬,但新年音乐会,还真是第一次!”
徐清教授也是微微激动起来。
事实上,奥地利在这方面的平衡做的很好。
加深与夏国文化交流建设的过程中,专门为夏国设计了一个“维也纳夏国新春音乐会”。
但至关重要的“维也纳新年音乐会”却一直卡的很死。
虽然第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所得捐给了小胡子,音乐的力量有点不太对劲。
但依然是八十多年传统的知名文化节日。
距离夏国乐曲在金色大厅第一次奏响并不遥远,如果李灿能在此基础之上,继续进行
第334章 简简单单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执棒而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